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,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大队组织体能训练考核,训练参谋米振北通过办公系统下达考核通知后,换上体能训练服直奔“智慧训练场”。
“智慧训练不仅解放了我,而且解放出了战斗力。”感慨之余,米振北介绍起该大队联合地方打造“智慧训练系统”的经历。
一人补考数人监考
“我们大队不仅负责报废武器弹药销毁,还担负排爆任务,体能训练课目普考很难一次考全。但是按照规定,必须考核到每名官兵,所以每年都要补考好几次,特别牵扯监考人员的精力。”米振北讲起一人补考数人监考的往事。
2019年6月,上级训练监察部门到该大队检查训练登记统计时,发现缺少部分官兵的补考视频资料,米振北为此挨了批评。
由于每次考核都要补考好几次,为了不落一人,米振北在考核前半个月甚至1个月就着手准备。大队3000米考核的跑道环绕机关办公楼而建,中间有营房和树木遮挡,至少需要3名以上计时、查圈、录像等监考和保障人员,一名监考员要负责为几名官兵查圈和计时,难免出现漏查、漏记、错记的情况。
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,后来的数次补考,米振北都安排了足够的监考员。但组织补考的次数多了,又耽误参与监考官兵的学习训练时间。
“2019年11月中旬,在外学习的战士王立瑞归队第二天,为了在年终总结前完成全员普考,大队决定当天下午专门为他组织一次考核。”米振北说,为了考出真实成绩,确保训练有效监察,考场布置、监考和视频资料采集一样都不能少。结果,因为王立瑞没有进行恢复性训练就参加考核,不仅3000米跑成绩不佳,而且还把脚崴了。
一人补考数人监考让米振北很闹心,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向大队战勤部领导作了汇报。
军地合作解决难题
2019年冬天,大队参谋长孙忠一休假回家,参加孩子学校举办的冬季运动会。田径比赛时,只见参赛选手每人戴一个手环,几十名选手在机器上输入指纹打卡后,按照比赛时间安排自行参加比赛。赛场电子屏上,实时精准地显示每名选手跑完的里程和用时,现场没有人员计时。
“大队体能训练考核难题,可以运用智能考核系统来解决。”归队后,孙忠一就向大队党委汇报了这个想法。
经过几次办公会讨论和党委会研究,大队决定依托一家有发展潜力的公司,军地联合打造“智慧训练系统”。
经过综合考察,江苏南京一家科技公司被大队选中。军地双方经过多次研讨,最终形成训练考核一体化解决方案。经过研发团队两个多月鏖战,一套集“综合管理、考核管理、训练管理、数据分析”四大功能模块的军事体育训练考核系统出炉。
测试时,整个考核过程只在前端架设一台数字相机,全程不需要佩戴任何辅助设备,就可在任何一块平整场地上进行考核。训练考核后,还可通过系统查看监控录像和扣分原因。
去年年底,军地联手量身打造的“智慧训练场”通过对“三化”反复测试后,正式落户该大队。
所谓“三化”,即身份识别无人化、数据分析自动化、成绩评定智能化。训练场智能设施设备融合射频识别、心率感知、视觉呈现等先进科技,可捕捉和记录每名参训官兵的各项训练数据,进行数据比照分析,为参训者正视短板弱项、强化训练补差提供依据。
让训练考核更智慧
前段时间大队组织半年军事考核,米振北通过智慧军营下达考核通知。考核前,官兵们在营区跑道上跟着LED大屏播放的视频,做3000米考核热身准备。
“高班长快点儿,下午体能考核。”外出学习刚回来的刘畅见战友高玉豪不慌不忙便催促他。
“昨天把小腿跑抽筋儿了,缓两天再考。”高玉豪说,现在大队训练考核全都智能化了,只要在指纹认证系统打卡,就可以在规定时限内自主训练或考核。
一时弄不清缘由的刘畅发现,体能训练场上官兵们热身、训练、考核紧张有序,却见不到以往戴着红袖标的组训和监考人员。高玉豪带着刘畅来到“智慧训练场”,指着指纹认证打卡机和电子摄像头说,智慧训练考核就是通过这些智能识别、视觉呈现等新技术,实现组训、考核、监察和纠偏智能化。
刘畅在高玉豪的带领下,开始体验军营“智能+”。在仰卧起坐考场,刘畅自称是这个项目的高手,看到不少官兵在“智慧教官”的监考下成绩都不太理想,就想展示一把。结果两分钟做了106个,考核成绩却显示81个。刘畅大为不解,战友们笑着告诉他,“‘智慧教官’有双‘慧眼’,动作不到位,绝不可能蒙混过关”。
最近,上级下发了战斗体能比武比赛通知,大队决定成立赛前集训队。消息发布后,官兵们争着写下请战书。“这个系统使组训考核更加科学高效,官兵的参训热情特别高,训练成绩有较大提升。”大队保障队队长于晨说。